觀眾真的愛看嗎?

Posted: 2005/10/03 by sun in
0

2005.10.03  中國時報
觀眾真的愛看嗎?

李明璁

呼,這真是個充滿電視機、電視機裡充滿「講話人頭」(talking heads)的島嶼。如果有群正在勘測地球奇特景觀的外星人,說不定會這麼描述我們的福爾摩沙。

比如說多數的麵館,電視機肯定擺在視覺的中心,仿若某種不可或缺的依賴物。各新聞頻道不斷奉上一碟碟重口味的配菜,由甜美主播手舞足蹈為各位「進行一個餵食的動作」。人們唏哩呼嚕吃著麵,同時也被迫吞食──嗯,「裸體加屍體,緋聞加醜聞」。即使轉台,按按按到處都是一顆顆講話頭:政客、名嘴、藝人以及什麼都能發表高見的「資深媒體人」。

島嶼上對此怪象深感厭倦的人,為數眾多。譏諷媒體人沒品有之,痛罵電視台嗜血有之。然而,諷刺與悲哀的是,這些言論就像我們社會裡隨處可聞、各類龐大但是廉價的抱怨(罵政府、罵「社會」、罵「民族性」等),終究無傷大雅地整合進這個奇觀本身,成了一種例行公事般、嚇不了任何人的軟調批判。

當電視新聞台的主管右手拿著AC尼爾森的收視率報表、左手拿著新聞局通知違規的公文和民間社團呼籲改進的聲明,誰會真的期待他甩掉的將是右手那份。多數進行泛道德勸說的論者,表面上看來與這些「為求利潤而不停嗜血」的電視新聞勢不兩立,但很弔詭的是,他們之間其實有一微妙的共識,那就是收視率的絕對性。兩邊不約而同地形塑一種預設:觀眾就是愛看這種東西。

對新聞工作者來說,收視率是媒體市場中決定一切的關鍵力量;而批評者則認為,這種為求刺激收視率而忽略新聞責任及倫理的選擇是一種媚俗。結果,對於新聞羶腥的辯論往往成了「普羅大眾(壞)口味vs.文化菁英(好)品味」的虛擬對立。表面上看來,電視台迎合前者,評論者捍衛後者。這套論述的循環仿若套好招的對戰遊戲,你幹譙你的、我報導我的,咱們行禮如儀,各盡所能各取所需。而在對戰之後,勝負無關緊要,一切照舊運轉。

真的這樣嗎?多數觀眾真的比較愛看灑狗血重口味的畫面、愛聽語無倫次的SNG連線、愛談誰與誰又發生了什麼八卦嗎?除了AC尼爾森那些例行的抽樣收視調查以外,有哪些規模更大的研究可以證明上述對「多數觀眾」的預設呢?既然道德勸說無用,我們何不嘗試從人們實際的收視經驗上去反證:「不愛看那些東西的人其實很多(說不定更多)」。在現有新聞頻道供過於求的環境中,電視台一窩蜂走同樣路線,搶其實不可能全拿的大眾市場,難道一定比標榜不同新聞供給、提供正面口碑的分眾佔領策略,來得有利可圖嗎?所謂的收視率,不是只有一個絕對值;而刺激它的方法,也不該只是缺乏想像力的既存模式。

那就好像我已經不只一次在麵館裡聽到,人們對那些老面孔講話頭的不耐,然後繼續有一搭沒一搭看著電視,或許一不小心就這麼成了收視率統計裡的零點零零幾個百分點。但那個數字背後人們更真實的不滿和期待,或許才是一個個充滿潛力的新市場。而作為一個社會研究者,我也不想和外星人一般俯視這老被咒罵的奇觀,我更想說的是,親愛的電視新聞工作者,因為「收視率」不得已賣掉所謂新聞倫理道德也就算了,千萬別把你們該有的野心和想像力也通通賠進去。

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兩手策略

Posted: by sun in
0

中國時報 A4/政治新聞 2005/10/02
《名家專論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兩手策略【李天鐸】

  這些天在歐洲拜會了許多學院與機構,了解各國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作法,首站是英國。基本上在以工業革命起家的英國,傳統製造業與農牧業已不能支撐國力,如今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只剩金融、服務、些許科技等。因此,文化創意產業便是當前發展的重點。這與台灣的情勢非常相似。

  用文化開創國家財富,英國有兩套清晰的概念。首先,以近千年來九個王朝,四十多位國王的興替起伏為主軸,利用古蹟文物、神話傳說、歷史軼聞等,形塑出一個「大英帝國文化」再現的場域,再結合相關的博物館、歌劇表演、休閒購物等設施,建構起意涵深厚且複雜的「文化產業」。它的運作不只是供國內消費,而是要吸引龐大的外國遊客攜帶鈔票入境消費。目前粗估,一年約三千萬外國遊客(法國約六千萬),經濟效益相當驚人。

  另一個則是特定由電影、流行音樂、時尚服裝、電玩等組成的「創意產業」。選擇這幾個項目的原因是,它們普遍已有厚實的發展根基,並且最具國際流通的潛力。像英國的電影一直都是好萊塢在演員、題材、場景、後製技術等需求的支援站;又像披頭四與搖滾樂是英國提供世界樂壇最珍貴的資產;再像英國的Burberry、Vivian Westwo od早已是風靡全球的時尚品牌。它們以玄妙的思惟想像為核心,涉及科技技術的應用與現代經管行銷的運作,其目的是「文化價值的輸出,外匯實利的賺入」,是由內而外的。為達成這個目的,英國利用自身的地緣位置施展一套兩手策略。一方面利用語言與文化的近親性,積極融入好萊塢,藉由其強勢的體系而進入全球市場;另一方面則以歐盟的成員為自詡,全力涉入歐陸板塊近三億人口的經略。這需要有一個宏觀的經略格局與兼容多元的文化觀。

  倫敦藝術大學創新研發中心負責人說到:「我們不能僅以英倫為考量。英國是個島國,十九世紀以來便具有經略全球的成就,我們要秉持這個傳統。再說今天國際間人員、資訊、科技的流動加劇,文化的變遷既快又難以捉摸,我們覺得很刺激、很興奮,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面對,從而吸取多元的文化素材與人才,構思出讓人意想不到的作品,這就是創新。」

  現在回頭看台灣。政府在「挑戰二○○八國家發展」中,既是文化 ,又是創意,推出一個「文化創意產業計畫」,另外再開創出一個怪異的「數位內容計畫」,兩者加起來共有二十一個項目(幾乎包含所有新興產業),主事權責分散在四個部會單位。相較英國的分類明確,這是不是太好大喜功、太自不量力,而失掉全盤的重心?諸計畫推動三年下來,是不是應該做個務實調整與成效清算?

  此外,連英國近六千萬人口的國家,都體認到創意產業的經略不能局限於一隅,那麼以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地方,經略的格局該如何,應抱持何種文化觀?幾年來,我們口口聲聲「全球布局、與國際接軌」,結果在國際強勢競爭體系下,大多是做別人創意後的影音代工,除了得到幾個競賽獎項,有何產值呈現?有許多項目根本是嚴重的「入超」。

  我們是否也應該與英國一樣,確立一套兩手策略:一方面善用自身的語言文化近親優勢,積極(甚至與跨國集團合作)涉入沸沸騰騰的中國大陸市場,另一方面則運用所處的地緣位置,有計畫的與亞洲諸國做垂直或水平的連結,做區域市場的開發。否則終日在島內高喊愛台灣,靠著政府優待補貼而存活,這不是辦法。台灣市場狹窄,必須要有一套由內而外的作為,務實的將自身文化產品輸出,開創國富,這才叫愛台灣。(本文作者為崑山科技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院長)